1. Home
  2. 项目投资、建设与运营
  3. 项目动态
  4. 应对关税剧变——项目各投资、参建单位可依据“法律变更”、“不可抗力”等条款重新协商项目合同条件

应对关税剧变——项目各投资、参建单位可依据“法律变更”、“不可抗力”等条款重新协商项目合同条件

   应对关税剧变——项目投资建设单位、材料设备物资供应商、劳务服务商等,如何利用“法律变更”、“不可抗力”等条款重新协商项目合同?
立即行动起来
   因全球国际贸易关税政策剧烈变化,正对企业的生产成本、供应链及项目周期带来深远影响,尤其是在能源、基础设施、建设工程以及房地产行业中。企业面临的履约成本快速增加,项目延期甚至违约风险显著上升。

在这种形势下,企业实际可通过项目合同中的“法律变更”或“不可抗力”等条款主张合同变更或重新协商合同条件。

作为一名从事项目投资、建设、运营管理风险预警和防控工作近 20 年的律师,我在此建议,涉及关税影响的企业应尽快梳理和分析现有项目合同中的相关条款,以便在必要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关税是否构成“法律变更”?
   “法律变更”条款在工程建设和项目合同中极为普遍,通常涵盖新颁布的法律法规、官方解释、行政命令等。

政府实施的新增关税政策,符合“法律变更”的定义。如果这些关税直接影响了您的项目履行,例如导致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或影响供应链效率,它可能成为合同变更的正当理由。

企业可以获得的典型救济措施包括:

1. 工期延长;
2. 额外费用补偿。

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合同中“法律变更”条款的具体措辞非常关键。相关表述、定义是否包括“关税”和“政府行为”可能决定企业主张权利的成败。
关税是否可能构成“不可抗力”事件?
   “不可抗力”条款通常适用于因不可预见、不可抗拒且外部的事件而导致履约受阻的情况。虽然关税并非自然灾害,但因其来源为政府行为,且一般情况下无法由企业单方面控制,可以在某些合同中被解释为不可抗力。

要主张关税作为“不可抗力”,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:

1. 外部性:关税由政府强制施加,企业难以控制。
2. 不可预见性:在签订合同时,这种政策变化是无法合理预期的。
3. 影响力:政策直接导致项目无法按计划履行(例如,材料成本暴涨使得合同无法盈利)。

如需主张不可抗力,还需履行以下义务:

1. 及时通知合同另一方;
2. 尽最大努力减轻影响(如寻找替代供应商等)。
   与“法律变更”不同,“不可抗力”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提供费用补偿,仅允许工期调整或合同义务暂停。
企业应立即审查的关键合同条款
   如果您所在企业投资或参建的项目,涉及到关税剧变影响,则应立即审查项目合同的如下条款:

1. 法律变更条款:是否提到“关税”和“政府行为”。
2. 不可抗力条款:明确保障范围是否包括政策变更。
3. 价格调整条款:是否允许因关税变化引发的成本调整
4. 通知条款:针对“不可抗力”或“法律变更”,是否对通知时间和形式有严格要求。
5. 适用法律条款:不同法域对相关条款的解释和执行可能存在极大差异。
企业的应对策略和行动计划
   如果您所在企业投资或参建的项目,涉及到关税剧变影响,则应立即采取以下策略和展开行动:

1. 迅速进行合同审查:企业应立即对现有合同进行仔细分析,以明确其权利及义务。

2. 评估实质影响:具体测算关税变化对项目成本和工期的影响(包括材料价格、运输、采购等)。

3. 准备支持性证据:收集所有关税相关的官方文件、材料成本涨幅证明和沟通记录。

4. 履行合同通知义务:严格按照合同要求,及时向其他合同方发出书面通知,阐明关税导致的履约变化。

5. 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:经验丰富的项目律师团队将帮助您解读合同条款、设计详细策略,并在必要时协助重新谈判合同条款。
结语
   关税变化不仅是企业面临的商业风险,更是潜在的合同条件变更、调整的机会和正当依据。

企业应积极采取行动,全面评估合同风险,尽早与合同相对方开展沟通,并结合实际需求,寻求专业律师的法律建议,为谈判争取有利地位。

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,完善合同条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一份经得起考验的合同不仅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石,更有助于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掌握主动权。如果您的企业正面临关税变化的冲击,请联系专业律师助力,最大限度地保护您的权益。
Updated on 2025年4月7日
Was this article helpful?

Related Articles

Leave a Comment